|
|
|
|
隨著高科技資訊化時代的來臨,人們的生活模式也隨之改變,居家利用網路從事辦公工作、資料收集、預約各種票券乃至交友購物等,已儼然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份,辦公型態與企業組織也順應著社會的潮流而不斷的變革,「高資訊科技化」與「人性化」的生活空間與環境,逐漸成為建築提高生產力與經濟效益外的另一項重要的規劃設計議題。而資通訊科技的不斷演進、人們生活模式的改變以及節能永續等環境相關議題的發展,促使建築產業逐漸與國內之 ICT 與 IT 產業整合,期望能藉由智慧化與自動化技術的運用,建立綜合的操控模式,作好建築物的管理維護,進而提升建築物之使用品質,有效達成建築物安全、健康、便利、舒適、節能之使用效益,使環境、人、建築物三者之間能達到共生共榮的平衡狀態,進而使建築物得以永續。 |
|
目前國內智慧建築之發展因政府對於智慧化居住空間相關政策的大力推行,以及相關資通訊設備的人機介面與導入建築物的整合技術逐漸成熟,再加上凡是以數位化、資訊化及智慧化做為訴求的建築物,均能突顯出其於市場中的差異性,也因此間接提升了業者的企業形象及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創造出推案的高銷售單價與高銷售率,使得國內建商與開發業者已逐漸將建築物的智慧化列入興建建築物的投資重點之一。 |
|
|
|
智慧建築評估對象 |
|
|
包括已完工建築物通過評定取得智慧建築標章,或設計完成未完工建築物通過評定取得候選智慧建築證書。 |
|
|
智慧建築評定原則 |
|
智慧建築標章之核給需進行八大指標評估,評定原則至少要通過4項基礎指標,基礎指標包含:系統整合指標、設施管理指標、資訊通信指標及綜合佈線指標,其他加分選項指標:安全防災指標、健康舒適指標、貼心便利指標及節能永續指標。 |
|
|
|
|
(1) |
系統整合指標: |
|
系統整合之目的是在解決系統之間的互聯性與互操作性問題,其牽涉之層面包括建築物內的各類設備、子系統間的整合,以及通訊協定、系統平台、應用軟體及建築環境、施工配合、組織管理和人員配備等各方面的整合問題。 |
|
|
|
過去建築內所建置的各項控制子系統雖然可執行其任務,但往往鑒於系統太多,造成管理上的不便,且由於各子系統各自獨立,訊息無法進行溝通,使得設備資源重複使用,形成浪費。然當要進行系統整合時,又常發現各子系統在通訊介面上無法相容,且在封閉系統的環境下,對於建築物的生命週期造成威脅。 |
|
|
|
因此智慧建築標章為了實現建築物內之訊息共享與綜合應用,推行「系統整合指標」的評估,且列為必要申請之門檻指標,其目的是希望藉由智慧建築標章的推動,建立正確的系統整合概念並強調其重要性,使建設業者不但可以提高物業管理的效率與綜合服務的能力,降低建築物的營運成本,更可以發揮在建築物內發生突發事件之控制與處理能力,將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
|
|
(2) |
設施管理指標: |
|
智慧型建築之效益係透過自動化之裝置與系統達到節省能源、節約人力與提高知性生產力之目的。其所可能涵蓋之系統設施將包括資訊通信、防災保全、環境控制、電源設備、建築設備監控、系統整合及綜合佈線與設施管理等系統之整合連動。即運用高科技把有限資源及建築空間進行綜合開發利用,以提供舒適、安全、便捷之使用環境,並有效地節省建築費用、保護環境及降低資源消耗。所以需有良好的設施管理才能確保各系統的正常運轉並發揮其智慧化的成效。 |
|
|
|
智慧建築設施管理指標的目的,是透過有組織、有計劃、有制度及有效能的查核機制,以評定建築物智慧化功能正常運作的可靠性、異常及故障排除的及時性、服務品質的?定性、及資訊彙整的正確性;以發揮建築智慧化的效能水準及的持續性發展。 |
|
|
(3) |
資訊通信指標: |
|
寬頻技術的發展使得多媒體通訊成為可能,利用寬頻化的訊息傳輸技術傳輸多媒體訊息,在電腦網絡的環境下,位於不同地點的多個辦公用戶可以相互自由的交談並可看到對方的影像或共同修改文件、討論同一圖表,檢索數據庫且可利用語音識別或圖像識別等技術進行媒體轉換,使用人工智慧專家系統等電腦應用程序,使發展的通信技術與電腦技術緊密結合,使人對機或人對人之遠距離通信達到新的境界。 |
|
|
|
相關資訊及通信系統機能的規劃、設計、建置與維運,必須確保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使用的方便性及未來的擴充性,並充分應用先進的技術來實現。 |
|
|
(4) |
綜合佈線指標: |
|
綜合佈線是建築物或建築群內訊息網路的基礎傳輸通道,利用綜合佈線網絡將建物內或建物群間之火警、保全、空調、能源管理及其他弱電等子系統整合於統一的佈線系統,以節省建置費用、管道以及配線的空間,及落實後續的維護,並讓應用系統連結整合更容易。 |
|
|
(5) |
安全防災指標: |
|
安全防災系統在智慧建築主要架構中通常被視為建築物自動化(BA)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獨立子系統,整個系統的運作除可藉由建物中智慧化的綜合管理系統來做整合連動的操作控制外,更可於必要時可脫離其他系統或網路之情況下獨立運作。 |
|
|
|
智慧建築標章中所提出的安全防災指標著重在「主動性防災」以及各自動化系統間其整合及連動程度的評估,以鼓勵建築物朝向更優質的目標來規劃及建造。 |
|
|
(6) |
健康舒適指標: |
|
隨著電腦科技大幅度進入人類工作、休閒、交通等生活範疇內,吾人之生活步調已為電腦利用型態所影響,舉凡文書作業、資料製作、資訊傳遞、影音傳媒、視訊會議、環境操控與記錄見證等均已有不同程度之數位化。因此,無論為辦公室或住宅類建築物均將依智慧等級需求之不同而有所調整,如何建構符合人性需求、滿足人體舒適健康條件之工作生活空間重要性與日俱增。 |
|
|
(7) |
貼心便利指標: |
|
包括再生建材利用、土方平衡、營建自動化、乾式隔間、整體衛浴、營建空氣污染防制等。 |
|
|
(8) |
節能永續指標: |
|
隨著都市資訊化、經濟國際化之需求,及大樓規模高層化、大型化使建築設備規模也逐漸趨向於巨大化與複雜化,因此如何使建築物內之設備保持在最適與最佳化之運轉控制,乃是實現建築物省人力、省能源與省資源之重要關鍵。 |
|
|
|
一般而言,建築物內之主要耗能設備可大之區分為空調、照明與動力系統,其中又以空調系統佔總電力耗能的 20% 以上,因此智慧建築建築物智慧化之設備節能指標主要鼓勵智慧型建築物採用高效率與節能的設備,空調設備以空調主機效率應符合政府規定,加上鼓勵採用空調節能設計之手法。照明設備與動力設備主要採用單位面積用電密度之管制,以避免照明設備與動力設備之過量設計,鼓勵採用節能設計手法以滿足需求。當然更積極的目標,應是兼顧環境舒適條件下提昇建築設備使用效率實現省能源之運轉控制,漸少能源費用支出,且達到二氧化碳減量而符合減緩全球暖化之永續環境趨勢。 |
|
|
|